智能手环的工作原理

Halo 智能手环
2017年11月4日
可穿戴设备的现状:传统与现代的碰撞
2017年11月6日

智能手环已日益从极客、驴友、IT产品爱好者的小众玩物变成大众化穿戴产品,但看着智能手环终端、软件里显示的一串串运动追踪数据、睡眠监测数据,不禁让人心生疑窦:包括别称为健康腕带、运动手环、健身睡眠手环、身体追踪器的智能手环是怎么工作的?智能手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且听爆款Vositone——Halo智能手环为你揭秘:

 

包括Halo智能手环在内,多数智能手环都是通过“三轴加速度传感器”来运作的。三轴加速度传感器,能够测量空间中X轴、Y轴、Z轴的加速度,能够感应人体在各个方向的振动。

 

爆款手环智能手环是怎么工作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
尽管三轴同时发力,但智能手环依然侧重于计算人体重心上下的位移量Z轴,因为人们走路时重心是最主要的变量。如何解读智能手环收集的一大堆数据,则需要让算法派上用场。通过算法,程序才能在大量数据当中,分辨出用户的运动模式,并进一步核算出对应的运动消耗量。Z轴的数据是最主要的,但如果用户只是摇一摇大腿呢?所以一般的算法都会添加约束的条件,只有传感器测量到的数值达到一定标准,才会被认作运动。

去掉无效数据的另一个方法是时间。人们走1步,重心1次向上,1次向下,所以在一定时间内加速度有了2次符合标准的变化,才能算作走了1步。

 

不同品牌的智能手环使用的软件不一样,这意味着算法的不同,很容易导致后续数据的偏差。

此外,每个牌子的智能手环所搭载的传感器牌子、型号各不相同,这便注定了测量数据在最开始的地方就分道扬镳,并进一步导致步数的差异,以及由于步数数据不一引发的卡路里数据的偏差。

 

最终便是诚如Vositone手环HALA智能手环看到的,同样的运动步数,用不同的智能手环分别测量,最终得到偏差不小的结果。